【友善校園】反毒四格漫畫_濫用新興毒品 兄弟變成好兄弟
依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與歐洲毒品及毒品成癮監測中心(EMCDDA)的分類,常見的新興毒品包括:合成大麻(synthetic cannabinoids)、合成卡西酮(synthetic cathinones)、苯乙胺(phenethylamines)、乙二烯二胺(piperazines)、愷他命(ketamine,俗稱K 他命)、色胺酸(tryptamines)、及以植物為基底(plant- based)的新興毒品等七大類。
1. 新興毒品是近年來新起之濫用藥物的統稱。
2. 常見的新興毒品:依托咪脂、類大麻、強力搖頭丸 PMMA、搖頭丸、搖腳丸、GHB、K 他命、FM2、喵喵、 笑氣……等等,毒品種類繁多,依聯合國毒品與 犯罪辦公室的通報資料顯示,迄 2019 年 5 月止,新興毒品已上升到 942 種。
3. 出現場合:酒吧、KTV、舞廳、網咖、私人聚會(Home Party)等年輕人玩 樂的場所,所以這些毒品又被稱為「俱樂部用藥」或「娛樂性用藥」。
4. 誇大效能忽視危害:使用這些毒品者往往誇大效用掩蓋其副作用,忽視 其成癮性以及對當事人造成之危害。大部分是合成藥物毒性還不明確, 剛用時毒性不像傳統毒品明顯,常讓吸毒者深陷毒害而不自知。
5. 致死率高: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2012-2018 年新興毒品死亡案例統計, 從 2012 年 10 案,到 2017 年 100 案,死亡案件數逐年增長。平均死亡 年齡不到 29 歲,致死場所以旅館、摩鐵最多,檢驗發現吸毒者常混用多 種毒品,平均一名死者身上有 4.6 種毒品,驗出比例最高者為 K 他命。
6. 不當的導引:針對新興毒品散佈之群聚性、公開性、流通性與便宜性等 特點,在特定場合誘導年青人嘗試助興,形塑流行趨勢。 (綜合整理自法務部「反毒大本營」網址:https://antidrug.moj.gov.tw/mp-4.html )
1. 新興毒品是近年來新起之濫用藥物的統稱。
2. 常見的新興毒品:依托咪脂、類大麻、強力搖頭丸 PMMA、搖頭丸、搖腳丸、GHB、K 他命、FM2、喵喵、 笑氣……等等,毒品種類繁多,依聯合國毒品與 犯罪辦公室的通報資料顯示,迄 2019 年 5 月止,新興毒品已上升到 942 種。
3. 出現場合:酒吧、KTV、舞廳、網咖、私人聚會(Home Party)等年輕人玩 樂的場所,所以這些毒品又被稱為「俱樂部用藥」或「娛樂性用藥」。
4. 誇大效能忽視危害:使用這些毒品者往往誇大效用掩蓋其副作用,忽視 其成癮性以及對當事人造成之危害。大部分是合成藥物毒性還不明確, 剛用時毒性不像傳統毒品明顯,常讓吸毒者深陷毒害而不自知。
5. 致死率高: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2012-2018 年新興毒品死亡案例統計, 從 2012 年 10 案,到 2017 年 100 案,死亡案件數逐年增長。平均死亡 年齡不到 29 歲,致死場所以旅館、摩鐵最多,檢驗發現吸毒者常混用多 種毒品,平均一名死者身上有 4.6 種毒品,驗出比例最高者為 K 他命。
6. 不當的導引:針對新興毒品散佈之群聚性、公開性、流通性與便宜性等 特點,在特定場合誘導年青人嘗試助興,形塑流行趨勢。 (綜合整理自法務部「反毒大本營」網址:https://antidrug.moj.gov.tw/mp-4.html )
瀏覽數:
分享